2008年5月17日星期六

关于音乐(课)的回忆

我想如果不出意外,我是再没机会上学校里的音乐课啦~正好借次机会整理一下也蛮好。嗯,革命歌曲和流行歌曲要另算才可以,这次就不提了。
上学之前,掺杂在革命歌曲录音带里的一盘"世界著名圆舞曲"被我听到发出滋滋的噪音盖过了音乐才不知下落。我喜欢悠扬的音乐,但潜意识里附庸风雅的比重是多少我却说不好,起码应该说是我知道这些是世界名曲才有意识的去听的吧。
小学对音乐老师有不好的回忆,我终身铭记那个在课桌上敲断了我价值20元的竖笛而且没有赔偿也没有道歉的小个子女人董老师。那是我第一次从课堂上逃学,吃了一堆安眠药,却只睡了四个半小时便自己醒来。其实我很喜欢用竖笛吹流行音乐,可惜我的节奏感实在不咋样,超出竖笛音域的高音也被我吹得很刺耳。
中学的音乐课正因为大家没兴趣而被故意把自己小众化的我看重。全神贯注的欣赏是件很愉悦的事情,这可以让我在心里偷偷的自傲,顺便怜悯带着作业在音乐课上写的同学们。我喜欢欣赏课,总是很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似乎也可以顺便解决老师提问尴尬的冷场和其它同学不想被打断解题思路的需求。最怕老师打开钢琴让人分辨和弦。我完全不可理解怎么有人能听出来这么多个音同时响起时谁是谁,就像不可理解为啥那么多人可以端坐在两个轮子的自行车上还能够保持平衡并向前移动一样――我总觉得这些事情很神奇,很神秘,并对能够做到的人表示由衷的佩服和尊敬。我印象最深的是《辛德勒的名单》电影音乐的欣赏课。因为老师没有提前说明给我们听的到底是什么,我只能把注意力放在音乐本身而不是有关其它信息的联想上,那是我空前认真的一节课。事实上我的欣赏体验和电影内容似乎完全不搭边――到底听了什么感觉了什么早已经忘记,但至今不能忘怀老师的赞许和解释:听出来什么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你听到的是什么它就是什么。家里有了电脑,我第一首听熟的中国古典音乐是《阳关三叠》。
高中的音乐老师很有缘初中时也教过我,能在新校区重逢我个人是很高兴啦~因为跟老师比较熟的缘故,有段时间我常常跑到音乐老师办公室去借专业书看。反正是松散的单独管理,只要登记一下就可以,也不需要占用借书证,不看白不看。不管是歌剧还是中国古代音乐,我都有瞄过两眼。文字介绍都很有趣,但我都没听过。高中最怀念的是班上为了参加歌唱比赛而排演的二声部《红河谷》。和声练起来超辛苦,可是也真的超好听……而且还有马准的十级古典吉他和董小琼十级钢琴的伴奏(ps:一直觉得琼姐的手指在钢琴键上的时候优美而有力得好似练过九阴神爪)。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我自己难得的跟跑调做斗争的经历实在是刻骨铭心――我常常动不动就跟着另一个声部跑了。哈哈。
我前后自学了埙、八孔箫和横吹的竹笛,可惜都是勉强吹出声音的水平,音阶都吹不齐,更别说曲子了。囧。初中时花了五十多个一元硬币买过一套精致的中外艺术鉴赏(收款小姐数得很郁闷)。中外各一本书带1CD,有画也有音乐。后来是送给同学了吧。至今后悔没有把CD用电脑保存下来。可惜当年是菜鸟,家里不连网络,连了网也不会查。高中时在离家不远处买了一套三盒的中国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录音带。因为带着不方便,所以听得不多,但是多少都有印象。还买过各种乐器演奏的《梁祝》的录音带。好像都是节选,不过很有趣,也再次验证了我的耳朵比较粗糙听不出来各种乐器谁是谁。
上了大学才确切知道能在中学――而且是重点中学不打折的上音体美是如此奢侈的事情。选修课我除了有地方特色的"北方游牧民族"和有学校特色的"生物实验",在不需要花力气的计算机、也许会有兴趣的数学建模、不需要上课也可以保证及格的健康教育之类的课程中徘徊了很久,选了"中外名曲鉴赏"。这是艺术学院的老师开的课,相当有趣。尤其是对于我这个《富士见》的饭,这门课本身就充满了萌点~我上得很快乐。平日全勤。最后的考试是鉴赏给定曲目之一写听后感。作为骨髓里的腐女子和GLBT事业的关心者,我写的是老柴的《悲怆》。我在网吧费了一番手脚下了一套RM格式的,文件体积不大,所以压缩比大概不小――版本不详,更别提什么演奏者甚至指挥了。不过对我而言已经够用,因为我那时当作u盘用的电子书总共只有128M空间,而我听采样率64k的流行音乐mp3完全不会有违和感的粗糙耳朵也用不着什么高级的无损格式。我原本在宿舍里用电脑开只剩一只的音箱听,结果窝在床上看书的郭霞抗议说这音乐太悲了,弄得她心情不好。我也很悲…为啥我就听不出来呢?即使用了全副精神也只是觉得好听而已。用网上DOWN来的乐评找感觉,开动脑筋的浮想联翩,最后还是古希腊神话里的英雄赫克托耳在音乐中浮现出来。结合着音乐,我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了《荷马史诗》中"赫克托耳之死"的部份。虽然犹豫了一下,我最终还是没有照乐评的说法走,而是写了自己对故事节奏的理解。就算我写错了,老师也不能挂了我这科,我当时真心这么想――前几天上网时顺便查了查,97。嗯,还行,应该算是一个不错的句号。因为一直到抄到卷子上为止都在改动调整,所以我手边也没有底稿,这也可以说是"天地本不全",一点完美的缺憾。

--
Sent from Google Mail for mobile | mobile.google.c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