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7日星期日
用 syslinux 做了live usb
可惜我的RP也够好,或许因为单位的电脑是 sata 硬盘,引导没问题,启动出现了传说中的 busybox ……搜到了一堆说法,实在没精神弄了。可以回家试试,家里的硬件比较中规中矩。
2008年11月14日星期五
努力配置系统 ing~
配置 Xubuntu 中。我的愿望不过是戴着蓝牙耳机看看传说中的 QAF 而已。默……似乎又要翻文档啊。不过真的很 high 很有挑战性就是了。
多解决问题,主义也不能丢——所以还要看书。谁叫我喜欢呢~
虽然从手机写 blog 比 池子方便,不过池子的好处也极其明显……东西都堆在一处,好找得很。
另外池子为什么被各家禁止访问了呢?圈圈、FF和google都不许。难道是我在里面加了奇怪的东西?
2008年11月11日星期二
光棍节快乐~升级内核了
早晨起床发现升级已经下载好了,停留在需要修改 menu.lst 的提示上。先选了看看区别,除了 hd(0,1) 不对,似乎也没什么,于是由它改,我继续吃早饭。
重启之后, Grub 报错。很好……我忘记改了……于是拔了 u 盘启动到硬盘上的伪 Live CD ,把 menu.lst 改回来。启动回去,顺利进了桌面。
这回重装,纯良的给了系统分区 10G , /home 只有 3G ,fat32 的 u 盘留了 2G ——起码要留下系统 iso 的空间吧,平常当普通 u 盘用。安国芯片量产的 usb-CDROM 比较废柴,貌似在我家机器上不认。不然整个系统克隆一下,重新量产出一个 CDROM ,一个移动硬盘,还是比较爽的(貌似这样的 CDROM 不可以安装用,不过能用来修复系统我已经很满足了)。
Opera 的 flash 插件乃是吃内存的祸害。很好。
笔记:
用这个可以删除旧内核
sudo aptitude purge ~ilinux-image-.*\(\!`uname -r`\)
(来源: http://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hp?f=103&t=23255 )
Xubuntu 配置:
http://www.andcycle.idv.tw/mediawiki/index.php/Xubuntu#.E6.9B.B4.E6.8F.9B.E6.A1.8C.E5.B8.83
进入 X 自动开启 numlock:
安装 numlockx
(来源: http://www.xmexp.com/html/1/1-2119.html )
老电脑上跑 Xubuntu :
http://www.ubuntu-tw.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9692
unix shell 好习惯:
https://forum.eviloctal.com/archiver/tid-32667.html
2008年11月10日星期一
重装了……
玩了一阵重装就比刚上来时踏实熟练得多,起码会改源、挂载以及折腾 menu.lst 。下一步是用 Xfce 自带软件听歌看片。
cn99 源挂了……我是火星人。
杀了雷鸟,就是 FF 家管着 Email 的东西。那玩意我从来不用,留着只是占地方。事实上这种的东西我打算都杀了。还有不用的系统皮肤什么的,统统杀掉。最多留4套:默认的、日用的(淡蓝)、夜用的(黑)、古董机用的(简单)。
又有东西可玩啦~
2008年11月9日星期日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opera 一直是以内存占用小和速度快取胜的,可是我用的时候速度没问题功能很强大内存占用也真的是很可观……上了 1G 内存之后开个三五天,15~30个标签,盘踞 960M 以上的内存也是小 case 。
据说 flash 和 view in ie 是吃内存的大户。 flash 不能不用, view in ie 应该是可以精简的。
widget不透明是因为没开果冻效果……那我不用就是了。windows 下弄了一堆,不过也没几个用的……
游戏:
Japanese Drum 日本鼓,制造噪声用的,几个控制键遍历键盘总能找到……汗
Phong 超级简单堪称简陋但是很有趣的乒乓球
Marocco 消木条,谋杀眼睛和鼠标的小游戏
工具:
Japanese language morphological analyses 查日本字读音的,似乎也没用过,备用吧
在ubuntu官方中文论坛看圈圈粉和FF粉对掐,嘿然……(应该可以作为默然,不过也可以是嘿嘿然吧……)FF开源很好,FF扩展很强大,FF牛人很多,半调子的FF粉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好……大部分圈圈粉都有或多或少的FF经历。一句话,我认为标准,而不是技术,才是公平竞争的前提。
圈圈的用户群……我们不要一个流氓圈圈,所以宁肯用户少点。摊手。至于Google兼容性,请不要说是圈圈不好,嘴上说不作恶的Google在霸占圈圈不成之后就一直是这个样子。这么看,圈圈还的确称得上"清高"呢~心~
笔记一下:桌面上没有了上下面板(工具栏和任务栏)了?是的话,点面板就没有反映,我也遇到过,按ALT+F2输入xfce4-panel就ok了。(from: ubuntu官方中文论坛,地址忘了记)
--
借机器用……
不过考虑到有些机器不能随便得到有关配置,的确应该弄个绿色便携的 Opera for Win 随身备用。
学到一个好东西! sudo Thunar 爽死啦~
不到256的内存,实在是有点辛苦,我又没弄 swap 区。可是我不敢试验早就找到的那个方法,把 win 的页面文件当交换区使用…… 毕竟不是自己的东西啊~
另外,也许换分区没我想象得那么恐怖……也很难说。我本来的想法是把私人设置和程序分开放的,所以单独挂载了 /home 和 /user/local/ ,不过现在面临的是星际译王要装本地词库和语音库就颇为辛苦。
实在不行呢,我就等回家在硬盘上用 live cd 把几个分区内容倒好(不用管道了,直接压个包再解包就是了),再试试调整分区。
把 c 盘挂在 /swap 上,怎么看怎么危险。事实上用不着……
http://manpages.ubuntu.com/manpages/feisty/zh_CN/man8/mkswap.html mkswap 的使用
http://www.wgjz.com/wap.php?action=article&id=213120 的第9条 增加虚拟缓存
在 eeeXubuntu 的资料里证实了 u盘系统分区类型选 ext2 的正确性。
我想或许会存在一个 shell 脚本自动搜索并挂载 win 的页面文件吧……不存在的话正好学着写好了~
另外,台湾论坛的技术气氛真可爱~
2008年11月2日星期日
2008年10月10日星期五
Opera 浏览器 - ubuntu的英文wiki翻译
ubuntu的中文wiki(http://wiki.ubuntu.org.cn/Opera浏览器)乃是古董……咩~
无责任翻译一下英文wiki吧,因为直接用google翻译的按钮出不来,还要一点一点的弄。方括号[]里是我加的
Opera浏览器
在Ubuntu中安装和设置 Opera 9.50 的说明。[Opera 早就没广告也不要钱了!]
导言
安装分为静态和共享两种。
[介绍见中文wiki^^]
哪种比较好呢?或许是共享。如果碰到安装问题就用另一种吧。
安装
通过软件源安装(推荐)
增加软件源的方法可以看官方文档,很简单。安装 opera (共享)或者 opera-static (静态)。
Ubuntu 的官方源和 Opera 的通用源[?]都可以用。后者更新及时,这些更新一般是安全的。相比之下前者更新会慢几天甚至更久,但是我想它会经过更多测试,不过我也不是很确定这一点。
使用 Opera 软件源
deb http://deb.opera.com/opera/ stable non-free
推荐加上 opera 的公钥
sudo wget -O - http://deb.opera.com/archive.key | sudo apt-key add -
使用 Ubuntu 软件源
Ubuntu 8.04 LTS :deb http://archive.canonical.com/ hardy partner
[旧版本略]
安装命令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opera
手动下载 deb 包安装
在 Opera 下载页面 http://www.opera.com/download/ ,选择需要的包,选一个镜像下载。下载页面没给出共享还是静态的选项,所以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需要,在这里 http://ftp.opera.com/pub/opera/linux/ 选个deb包。把下载的文件保存到找得到的地方,比如用户目录或者桌面。
找到下到的deb包,双击开始安装。
安装 Opera 需要一点点的时间。
如果你得到一些信息显示依赖的包未安装,请输入:
sudo apt-get -f install
apt 将会安装这些缺失的包。
64位
你可以试试64位linux平台的 Opera。尽管它仍然处于测试阶段,不过在我这儿它干得很好。
ftp://get.opera.com/pub/opera/linux/950b/final/en/x86_64/opera_9.50-20071024.2-shared-qt_amd64.deb
最新的版本在这里:
ftp://get.opera.com/pub/opera/linux
Opera 是闭源的。所以想用64位版本只能等 Opera 公司去做。
现阶段,用几个额外的步骤就可以让32位的 Opera 运行在64位的系统上。
我觉得静态版本用起来正常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不用头疼32位QT库依赖的问题。
sudo dpkg -i --force-architecture opera-static....deb
另外需要一些兼容性层[?]:
sudo aptitude install ia32-libs ia32-libs-gtk lib32asound2 linux32
这样 Opera 可以工作了。 现在你需要一些插件。很多地方有更好的指导,不过这儿是个快速的概览。
Flash 9:从 packages.ubuntu.com 下载 "flashplugin-nonfree" for i386 包。用跟上面一样的dpkg命令安装。[没弄过,翻得不知所云]
Adobe acroread:从 packages.ubuntu.com 下载 "acroread" 、 "acroread-escript" 以及 "mozilla-acroread" 。6.10或更早的版本必须下载,因为在7.04及之后版本的许可证改变了阻止内容[?]。
标准说明上说拼写检查不能用。看起来64位的字典和32位的库配合良好,因此你只需要手动装32位的库。按照说明装aspell和一个字典(比如aspell-en)。它们依赖的64位版libaspell也会被安装。
sudo aptitude install aspell aspell-en
然后你需要一个32位版本的库 libaspell 。从 packages.ubuntu.com 下载i386 用的 libaspell 。用下面的命令解压缩到某个目录,比如 ~/Desktop :
dpkg -x libaspell*.deb ~/Desktop
复制 .so 文件到 /usr/lib32 (同时需要符号链接):
sudo cp ~/Desktop/usr/lib/libaspell* /usr/lib32/
重启 Opera ,你的拼写检查可以工作了。
让它更兼容于 GNOME
现在 Opera 可以从 Applications-->Internet-->Opera 启动。
为了让 Opera 在 GNOME 中更好的工作,我们要保证它用 gnome-open 来处理文件。打开终端,输入:
mkdir ~/.opera
cat >> ~/.opera/filehandler.ini
选中下列文本,在终端里按Shift+Ins粘贴:
Opera Preferences version 2.0
; Do not edit this file while Opera is running
; This file is stored in UTF-8 encoding
[Settings]
Default File Handler=gnome-open ,1
Default Directory Handler=gnome-open ,1
然后按Ctrl+d。
Opera皮肤
按 SHIFT+F12 浏览可用的皮肤,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修改、添加和删除皮肤很简单,做个新的皮肤也很平常。下面是些也许适合你的。
Opera 皮肤的主页是 http://my.opera.com/community/customize/skins/ 。[译注:my.opera.com 被墙了,国内可以到这里 http://www.operachina.com/viewforum.php?f=14 看看]
Opera 的 GNOME/KDE 皮肤
预览链接:
[在my.opera.com上,链接略]
使用 Opera 浏览,点击 "Download" 安装皮肤。
与 Gaim/Pidgin 整合
在 Tools->Preferences->Advanced->Programs 里,添加一个新的协议(比如雅虎通的ymsgr),选择 "Open with other application" ,输入/usr/bin/gaim-url-handler(gaim) 或者 /usr/bin/purple-url-handler(pidgin) 。
与KDE的协议整合
在 Tools->Preferences->Advanced->Programs 里,添加一个新的协议(比如雅虎通的ymsgr),选择 "Open with other application" 。如果需要使用你在KDE中设置的默认程序,只需要把处理程序设置为 "kfmclient exec" 。
设置 Opera 为 GNOME 的默认浏览器[完全不知道实际的样子和具体的名词,所以一定会差很多……]
按以下步骤设置 Opera 为 GNOME 的默认网络浏览器和邮件阅读器:
System -> Preferences -> Preferred Applications
在 网络浏览器 选项卡中选择 "Opera" 并选择 "在新的标签页中打开链接" 。
在 邮件阅读器 选项卡中选择 "用户自定义" ,在命令栏输入:
opera -newmail "%s"
疑难解答
缺包
如果选择了共享安装,需要安装 libqt-mt 包。不过这对 Ubuntu 6.10不管用。
Ubuntu 6.06 在这里 http://packages.ubuntu.com/dapper/libs/libqt3-mt#pdownload 下载相应的包,双击安装。
回到 Opera 安装程序里,依赖问题已经解决了。
安装Java
从控制台启动 Opera ,如果 Java 没有正常工作,会提示如下错误:
ERROR: ld.so: object 'libjvm.so' from LD_PRELOAD cannot be preloaded: ignored.
ERROR: ld.so: object 'libawt.so' from LD_PRELOAD cannot be preloaded: ignored.
修正这个问题,在 Tools -> Preferences -> Advanced Tab -> Content -> Java options 里更正 Java 的路径——一般是类似这样的:
/usr/lib/jvm/java-1.5.0-sun-1.5.0.06/jre/lib/i386/
实际Java运行时版本可能不同。修改在 Opera 重启后生效。可以在 http://www.java.com/en/download/help/testvm.xml 中测试你的Java虚拟机(JVM),为此你要安装 Java ,做法见 https://help.ubuntu.com/community/Java 。
一般插件问题
为了让 Opera 能发现插件,插件应当位于 Opera 的插件目录下。从 Tools -> Preferences -> Advanced -> Content -> Plugin Options 里添加目录。填写描述,按“Find Plugins”。启用这些插件可能需要重启 Opera 。
一些常见插件的 .so 文件:
Shockwave Flash :libflashplayer.so
Acroread :nppdf.so
Gecko MediaPlayer :gecko-mediaplayer.so
Opera的 Linux 插件页面:http://www.opera.com/linux/docs/plugins/install/
Flash 问题
使用最新版的 Flash 。(受限制的格式/Flash https://help.ubuntu.com/community/RestrictedFormats/Flash)
现在(2008年5月)它应该能工作。否则,如果使用了最新版的flash、从“网页” opera:plugins 上看此插件能够被 Opera 辨识,而问题依然存在,编辑 Opera 的启动脚本:
gksudo gedit /usr/bin/opera
找到 “# Workarounds for the "preloaded libXt" problem.” 这句话的位置,在它的上方加入如下几行:
# Flash workaround.
LD_PRELOAD="libflashplayer.so:${LD_PRELOAD}"
export LD_PRELOAD
如果你对应的插件文件不叫“libflashplayer.so”,把它换成你的插件的文件名。
Acroread 插件问题
在 Opera 8.x 版本中 Acroread 插件默认工作。最近的版本里它一直可以工作,所以你很可能用不到下面的内容:
你必须编辑 Opera 的启动脚本来使它工作。用你喜欢的编辑器打开 Opera 的启动脚本:
gksudo gedit /usr/bin/opera
把
OPERA_LD_PRELOAD="${LD_PRELOAD}"
export OPERA_LD_PRELOAD
替换为
LD_PRELOAD="libXm.so.2:${LD_PRELOAD}"
export LD_PRELOAD
OPERA_LD_PRELOAD="${LD_PRELOAD}"
export OPERA_LD_PRELOAD
运行 Opera ,打开一个pdf文件。当它问你要如何做时,点击”用……打开“旁边的”改变“按钮,会弹出一个文件类型关联对话框。选择底下的插件选项(nppdf.so 应该是选项之一)。
Opera 段错误和静态版本下 Java 崩溃的问题
[以下见中文wiki]
视频插件
安装 gecko-mediaplayer 插件,多数视频就可以看了。
安装 Weekly Build
Weekly Build 是开发中的不稳定版本,使用风险自负。
从 http://my.opera.com/desktopteam/ 下载 Weekly Build,照上面带截图的安装指导进行安装。[?]
找到你系统里的 libxpcom.so ,把它软链接到 /usr/lib :
sudo ln -s /usr/lib/mozilla-firefox/libxpcom.so /usr/lib/libxpcom.so
设计者名单
GNOME 皮肤的设计者: mneptok (http://ubuntuforums.org/showthread.php?p=370428)
基于这个(http://www.ubuntuforums.org/showthread.php?t=40467)论坛讨论
Opera浏览器 (在 2008-08-30 06:31:54 由 larsnooden 编辑)
(来源:原文 https://help.ubuntu.com/community/OperaBrowser ,参考中文wiki。因为不会用wiki系统,没找到那个古董该怎么修改。能用ubuntu系统的都不是低手,RP到会在ubuntu上用opera的人应该不会看不懂这么简单的英文。与其烂英文和烂中文拿出去丢人现眼,还是放在这里自娱自乐比较好。错了欢迎指出,导致一切后果概不负责……四级425分的家伙飘走~)
2008年9月23日星期二
番茄砸醒的业界
微软是条豪华的船,可惜大部分国内用户都是偷渡客。在蛇头番茄被打倒的现在,国内IT行业终于认清了形势:以偷渡者为主要客户群体,而"严打"开始的情况下,把自己牢牢绑定在"狗与非本船乘客不得入内"的立场上是极其白痴的行为。
QQ 终于出了 linux 官方版,虽然安全漏洞被大虾唾骂了,不过据用过的人描述我感觉是走的 TM 路线,脑残之物不算多,自然好过只有山寨版可以用。支付宝也传出消息,支持了手机 wap 支付,对 FF 和 Linux 的支持也快要来了,虽然其死咬着安全控件的技术思路貌似让一些对此关心的大虾们颇鄙视。
好吧好吧,当年信誓旦旦的说不支持窗户 IE 之外的 OS 和浏览器,现在食言也是我们所乐见的,犯错可以,不可以一错再错。
至于招行,我倒是没有什么话可以说。似乎并没有留意到相关的信息。不过它的市场定位就不是草根或者编程民工一类的人,所以死死绑在 windows 上,可以理解――不过我纯良的建议招行应该重视 MAC OS 的用户体验,那些可都是有钱人。
反正优 key 可以转让,我打算把我的优 key 过户给老妈,然后自己换浦发卡来用。
--
2008年9月21日星期日
泪奔……
我要说的是,用 usb-cdrom 的 Xubuntu Live CD 体验 linux 的时候,我彻底被捉襟见肘的内存郁闷到了 T_T 爬去查机器的配置和可以兼容的零件……我报预算估价的时候还多少掺了点水分,就怕啥件都像内存这样旧的比新的贵,看起来颇有先见之明。
看着屏幕上那 512M 显存的显卡,一个显存就比我家两个机器的内存加起来还要大!(虽然俩机器都是256M的,但是要扣掉集成显卡占去的……)我一边念叨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边彻底泪奔了。
ps:今天 ubuntu 中文官方论坛升级……在我需要查兼容性的时候。我的 RP 果然很好。
--
2008年9月9日星期二
ubuntu有奔头
其实仔细想并非没有这种念头。当时双学位的OS老师(人很帅,声音很有磁性,我总是上课就被他的声音催眠了,下课才醒……他讲的很好,说妙趣横生也不为过。所以上课睡觉绝对是我的恋声导致的RP问题)给拷了一套RedHat发行版,千叮咛万嘱咐我们要用虚拟机来玩。不过我还是自己上网查资料,虚拟了个软驱,通过winxp自带的引导程序实现了双系统。linux装在了我家最古老的13G硬盘上。没有使用下去的原因是宿舍电脑没有网络,当年我的手机也不能上网,要在离线环境下取得支持困难可想而知。进入桌面面对大量不知所云的英文夹杂少量显示不正常的中文和只能在线使用的英汉词典我欲哭无泪。尽管抄了一堆小抄,可是似乎我没有记下关机的指令,于是最后还是关了电源开机重新回到windows了事。
这次硬盘抽风之后查相关资料,不小心发现有人鼓吹linux数据存储又快又安全,win则充满丢失数据的危险(瀑布泪),linux是干正事的,win能干而lin不能干的一般可以不干。仔细想想似乎没错啊~我一不打游戏,二不看电影电视,连音乐也听得不多,浏览一向以文字为主。因为一直对M$无爱而尽量不用word,文字是纯txt,图片存成图,不然也是htm之类的。成套的资料以pdf为主。
对我而言平台迁移的代价应该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内。
上网买东西是大问题,家里主要网银是招行(鄙视它!)。我打算有空去办个浦发卡,用paypal就是了。不过家里俩电脑,爹娘用的是win,实在不行我借用嘛~
linux我目前打算用ubuntu,主要是用的人比较多,遇到问题支持信息也许比较方便找~毕竟我还没有走火入魔到非要英文资料不看的程度,有中文还是首选中文。
浏览器依然Opera……我爱Opera,真是可爱的软件,可爱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