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见科学网上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是大学的精神。从弄虚作假的评估到孔子像要不要竖起来。
知识分子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大学则是培养知识分子的地方——当然现在貌似是不兴这么说了,大学已经沦为了明明就是职业培训还做不好被学生、市场和社会嫌弃的尴尬角色——起码这么多专家教授都常驻于此,大学起码还是一个有很多知识分子的地方吧。
我记得还是在高校刚刚开始扩招的时候,我曾经和某个老师探讨过大学和大学生的定位问题。我对“大学”这种具有抽象意义的词一向不吝于从古典而理想化的角度去揣测。于是被量产出来的劣质廉价的大学生在当时的我看来是一个错误的决策下的牺牲品。因为那时候,我心目中“大学生”是可以和“知识分子”画上约等于号的。而我以为“知识分子”多少带有古代“读书人”一样的意气,独立的人格,冷静的思考,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坚持……那是一种高贵的风骨。现在啊,“读书人”不会迂腐,但是却也流俗了。至少我的大学没有教我怎么思考。幸好我还有中学的经历和网络上的朋友。
学术上对于真理的坚持是任何从事科研的人的最基本的底线……吧?不过我看不出每每要交论文便上网下载一篇改头换面或者连改头换面都不做的打印交稿的同学们以后要是真的去做科研会研究出怎么样的真理。不过我们学校我们专业似乎也没什么人去搞科研,或许就是因为大家是这种程度的人才会到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吗?希望不是的。
看了爱因斯坦的传记,科学家如果能成功地进行政治活动更多的是出于良心吧。
在“河蟹上岸”知道了林昭。坚持理想主义就要做好为之付出相应甚至不相应的代价的准备。什么事情不是这样呢?谁都明白。可是往往轮到自己的时候,自己需要付出代价的时候,便妥协了。这便是平凡和高贵的分野。
我是平凡人,我只希望自己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ps:刚刚上来的时候还不用代理的,写完的时候就得开“没边”啦~翻墙果然其乐无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